欢迎来到内蒙古艺术学院校园网站

德高艺美   智圆行方

动 若 春 花 静 如 秋 水

发布时间:2023-06-01 22:03:37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
动 若 春 花  静 如 秋 水

乌  云


舞蹈是动的艺术,也是静的艺术,没有静,何来动?动若春花之烂漫,静如秋水之澄澈。爱舞,跳舞,教舞,研究舞,由绚丽之少女,走进闲适之老人,眼观白云悠悠,心念舞姿翩翩。

1959 年6月,我在内蒙古歌舞团任演员。这一年在自治区文艺汇演中,我的舞蹈创作和演技均获金、银两个奖项,我的表演、创作生涯都进入了高峰期。有一天,领导忽然找我谈话,说内蒙古艺校要建舞蹈科,提名要你啊!你从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系毕业回团后,教过歌舞团附属艺校的第一届学员高太、李淑英,和第二届莫德格玛两个班,你有经验,所以要你去艺术学校啊!这时,我想想每年各盟市歌舞团和旗县乌兰牧骑举办的学习班,也都是我教他们的。

虽然我舍不得离开内蒙古歌舞团,但做为一名党员,就得服从工作需要,没有一句怨言,就来学校报到了。到学校我才知道,招收舞蹈专业学生的打算只是组织决定,一切实质性的准备工作尚未着手。这时,我才开始亲自编写招生简章和教学计划、课程设置,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。招收舞蹈专业学生,应由舞蹈教师来做这份工作,可是目前只有我一个人是搞舞蹈的,只好由其它专业的老师去各盟、市、旗、县代招。

1959届和1960届学生的芭蕾基本功和蒙古舞课都由我一人执教。一天8节课,全由我来上,必要时,晚上还得加班。学校经常有演出任务,舞蹈班的学生太小,有分量的节目和角色他们演不了,所以经常老师和学生同台演出。

当时艺校的一个保留节目《安代》,群舞由学生担任,作铺垫,等到进入高潮时,我和张伦分别扮演老太太、老头,我们一出场,台下一片掌声,气氛热烈,场面欢腾,只见红绸飞舞,袍裙翻飞。一有重要演出,《安代》是少不了的,而且观众是百看不厌。1964、1965年,内蒙古艺术学校进入黄金时期,在外面影响很大,尤其是在乌兰恰特演出的歌舞晚会,可以说轰动青城。舞蹈科的节目如《英雄战胜大渡河》、《珊瑚舞》、《春雨》、《弓舞》、《丰收歌》和《安代》都是最受欢迎的节目,给晚会增添了不少色彩。今天回忆起来,心情依然激动,不由手舞足蹈。

“文革” 后,恢复招生,学校停办多年,面对新的形势,教师们迫切需要提高,又不能脱产学习,于是校领导在校内办起了青年教师进修班,开设了音乐、舞蹈专业课,英语课、古典文学课。那时,我已经是40多岁的人了,照样上舞蹈进修课,没有缺过一节课,为此还受到当时校领导的表扬。一面给青年教师代蒙古舞课,一面还上沙痕老师的文学课,虽然我不属青年教师了,但是我同青年教师一样,按期完成老师留下的翻译和背诵作业。有时沙痕老师叫背诵古文,点到我时,我照样站起来好好地背诵,受到沙痕老师的夸奖。

很怀念那些流逝的时光,尽管生活并不那么充裕,可精神上却很富足,40多岁的人,还和青年一样,充满了朝气。

我是一个舞者,但是我一生最好的时光,却是在排练厅里度过的,教过歌舞团的学员班、内蒙古艺校的舞蹈班,有许多人是从我的班里走出去的,从老一代的高太、李淑英、莫德格玛,到中年的敖登格日勒,青年的斯琴格日乐,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。在他们的成就里,有着我的奉献,感到无限欣慰,没有虚度一生最好的时光。

记得我带的最后一个班是歌手斯琴格日乐那个班,她们毕业考试那天,正遇中国舞蹈界泰斗吴晓邦先生来呼市参加舞蹈研讨会,他同与会的各省、市代表来校看我的课。考试结束以后,晓邦老师表扬了我,肯定了我的教学思想、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。

想不到在我即将结束教师生涯的时候,吴晓邦先生看了我最后一次课,并给了我那么好的评价,给我的舞蹈教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
微信公众平台
版权所有 内蒙古艺术学院 地址: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101号 备案号:蒙ICP备17004919号-1 浏览总量 本月浏览总量 今日浏览总量